随着处理器性能的不断提升,“存储墙”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基于冯诺依曼架构的主流计算系统面向非易失存储器件的持久性内存(memory)和存储(storage)的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有望突破“存储墙”问题的新型存储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大数据智能处理分析逐渐成为发挥大数据效益的有效技术途径,对新型存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划于2022年出版“新型存储与智能处理”专题。本专题将集中研讨非易失存储器件及系统、智能存储系统、近数据存储、存内计算、数据抽取、数据挖掘、智能分析等新型存储与智能处理技术,既包括基础机理和共性关键技术,也包括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系统。
本次专题受到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存储专委会的支持。专题录用的文章作者将被邀请参加2021年8月第27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NCIS 2021),邀请作者到会演讲并参与讨论。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踊跃投稿。现将专题论文征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范围(但不限于)
1. 面向非易失存储器件及系统,如:
— 新型存储器件(Flash/SSD、PCM、R-RAM)技术及存储工艺方法
— 3-维堆叠结构存储技术
— 面向非易失存储器件的持久性内存(memory)和存储(storage)
— 面向持久性内存的编程模型、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等
2. 智能存储系统与技术,如:
— 面向大规模机器学习训练和推理的存储系统优化技术
— 网络存储系统、高性能存储系统的智能化管理(I/O调度、缓存等)
— 人工智能存储芯片与优化技术
— 面向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智能应用的存储技术
— 面向数据挖掘、智能运维、智能图像分析、学习型索引等的存储技术
— 面向IoT或端设备的智能存储管理技术
— 端-雾-云存储系统的智能融合
3. 海量信息存储系统技术,如:
— 基于高速网络的分布式内存存储系统
— 大规模多租户云存储系统
— 网络存储系统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及容灾研究
— 高性能IO存储栈
— 分布式文件系统
— 区块链存储
— 重复数据删除、归档、分级等存储技术
4. 近数据存储与存内计算(Processing In Memory, PIM),如:
— 近数据存储与存内计算的器件
— 近数据存储系统框架
— 存内计算(PIM)的编程模型
— 存内计算(PIM)系统及优化技术
二、投稿要求
1. 论文应属于作者的科研成果,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或会议上发表,不存在一稿多投问题。作者在投稿时,需向编辑部提交版权转让协议。
2. 论文一律用word格式排版,格式体例参考近期出版的《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的要求(http://crad.ict.ac.cn/ 下载区域)。
3. 论文通过期刊网站(http://crad.ict.ac.cn)投稿,投稿时需提供作者的联系方式。作者投稿时请务必在留言中注明“新型存储与智能处理2022专题”。(否则按自由来稿处理)
三、重要日期
征文截止日期:2021年6月1日 6月7日
录用通知日期:2021年7月10日
修改稿提交日期:2021年8月15日
出版日期:2022年2或3月
四、特邀编委
舒继武 教授 清华大学 shujw@tsinghua.edu.cn
王意洁 教授 国防科技大学 wangyijie@nudt.edu.cn
五、联系方式
编 辑 部:crad@ict.ac.cn 010-62620696,010-62600350
通信地址:北京2704信箱《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编辑部 邮编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