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每年金秋总有两个节日紧随一起:中秋节和国庆节(按时间先后)。今年可不寻常,徐主编告诉我《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以下简称《研发》)创刊60 周年了。这是我国的第一个计算机刊物。对于计算机界来说,应该也完全称得上是一个节日了。三节来临,意义非凡,值得我们回顾。1958 年是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初创时期,还是我不知道计算机为何物的时候,比我投身计算机行列整整早了十余年。比《计算机学报》的问世早20 年。那个时候能够创办这样的刊物,应该是一件非常有眼光、具有前瞻性的创举。虽然已经数十回寒暑过去,但是我对《研发》的感觉依旧很亲切。早期我们国内的计算机刊物少,也不知道往国外投,《研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反映了新中国一代计算机人开创一个学科的历史,同时折射出世界计算机学科发展的身影,荣幸的是也留下了我和我的同事、学生星星点点的脚印。徐主编做过调研,告诉我《研发》上发表过七篇作者名字有我的文章。我查了查,果然是这样。这些论文的每一篇或是阐述了我们对计算机学科发展中某个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或是介绍了我们正在进行的某项工作及其指导思想和阶段性成果,又或是在我们主持的某个项目结题以后对项目执行过程的回顾和反思。头两篇文章“高级语言的发展(I),(II)”是我在一个学术会议上做的报告,《研发》编辑部的鞠玉兰老师听后邀请我写成文章在《研发》发表。该文在分析高级语言发展的趋势时提到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批很有特色的新语言。我和许多人一样,是通过学习计算机语言及其编译进入这个学科的大门的。一开始只知道有Algol60,后来慢慢知道了还有Fortran 和PL/1,接着是Pascal。也许不是每一位计算机学者都知道Pascal 是如何在ISO竞争中打败了Algol68, 但是从20世纪60 年代末到70 年代中期确实发生过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是以抽象数据类型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结构化程序设计及其语言的崛起。在这场战争中“万能”语言不敌“可靠”语言,纷纷败下阵来。代之而起的是一批新的具有更好结构特性的语言如CLU, EUCLID,Concurrent Pascal, MODULA, EDISON 等等。我的这两篇文章包括了学习和思考这场无硝烟战争的一些感悟。如果不是通过《研发》留存下来,恐怕早就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了。文章中还有三篇是对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6-1990)执行的一个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天马专家系统开发环境》的成果综述和研讨。该项目对专家系统工具进行了工程性和系统性的集群开发,直接参加研发的单位有七个,完成后推广到包括20 多个应用领域的50多家单位,获得1992 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3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了留下项目档案,更好地推广和应用项目成果,我们在《研发》上出了一个论文专集,就包括了这三篇。当初,“专家系统”概念在其出现早期几乎是知识工程的同义语,后者正式出现于1977年的IJCAI 大会,比“软件工程”问世晚了九年。尽管如此,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希文教授留有名言:“软件是人类知识的浓缩和结晶”。由此看来,知识工程为软件工程提供了内容,软件工程则为知识工程提供了手段。无数实践,包括我们当时和后来的实践在内,表明了两者结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光阴荏苒,感慨万千。人生易老天难老,人生虽老刊不老。回首往事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研发》要越办越好,改革是硬道理。我们希望《研发》在多个方面继续领先于全国。计算机科学是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学科新的动态,新的进展,期望《研发》能够勤探水温,勤报水情,以征、选、发稿件为引导,让作者、读者都能及时掌握学科的最新态势。计算机学科发展不仅有速度,还有加速度。面对潮水般涌现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研发》要率先抓住发展的主流,既要重视创新论文,也要发表高质量的综述论文,引导作者和读者达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研发》要多多发现和支持青年才俊,新锐作者,不是拔苗助长,而是因势利导,在他们“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候就要为他们创造宽松的生长环境。还有,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对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愈来愈强,几乎年年有重磅项目推出。《研发》要及时跟进,不是坐等投稿,而是走出去,寻找新的亮点,发现有价值的稿源。宣扬国产的创新思想,推介国产的创新成果。要知道“酒好也怕巷子深”。在严酷的国际竞争中,国家和民族的“青史留名”非常重要。《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六十岁啦,生日快乐!愿你整装再出发!